City is respected for reading

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

双城记!南京和深圳两地作家共探“城市阅读与文学创作”

来源:新华社2020-12-25 15:22

 

12月23日下午,“双城记——城市阅读与文学创作”南京?深圳两地作家阅读创作分享会在青春会客厅举行。作为2020南京·深圳城际阅读交流系列活动之一,本次分享邀请了叶兆言、薛冰、杨争光、蔡东等四位作家、文化学者围绕南京和深圳的文学创作、南京和深圳城市特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、南京和深圳城市阅读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利弊等议题进行分享。活动现场文学爱好者济济一堂,让古城墙下的青春书店焕发了青春和活力。

  关于城市的文学创作,杨争光认为最重要的是写“人”。写城市的历史,也是在写人的历史。乡村也好,城市也好,相互都成为对方的视点。“我依然在写‘蛮荒之地’,但是城市给我一个反观农村的视角。”“相比叶兆言的‘文气’,舒缓,我的写作有种‘土气’,尘土飞扬。”就像吃馒头面条吃惯了,吃米饭就不习惯。对于“深入生活”的口号,杨争光说,每个人都在生活中,你不是那个人,不在那个地方活,你作为一个外来人,就很难有那种切身体会。叶兆言认为文学不仅仅是美化生活,更重要的是呈现“真相”,“我写南京也是在描述和记录中间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”。他希望南京人散淡一点。薛冰说,认识一个城市,要带着比较的眼光看。任何一个人来到南京,都不会有见外的感觉,南京文化的包容性,让进入南京的人更能找到文化的归属感。

  作为一位在深圳的山东人,蔡东眼中的城市又有所不同。第一次来南京,看到南京的路名“应天”“龙蟠”“中山”,特别壮观气势,而鸭油烧饼、鸭血粉丝、活珠子又代表了南京的另一种面貌,这是一座具有多重魅力的城市。虽然是之前没有来过,但对南京并不感到陌生,因为她一直在阅读南京。《红楼梦》是每个文学青年所熟悉的,金陵十二钗是南京的十二钗,贾雨村候补的职位也是应天知府等等。说起城市印象,“悬浮感”可能是一种很普遍的生命体验。“深圳是一座让孤独成为一种生活状态的城市,它可以让我‘藏起来’,可以是‘藏’在书房,也可以是‘藏’在人群,至于是否是我的故乡,我想说它是我的居住地,我尝试着去认识它”。杨争光说,南京被评为文学之都是名副其实的,可以说南京每个人都是一个“文学的人”,而作家是写文学,摆弄文学的人,这是南京文学最珍贵的。

  在交流互动环节,四位嘉宾与现场观众就“文学中的困惑问题”进行交流与释疑,观众纷纷举手提问,热情不减,嘉宾的回答生动精炼,让人受益匪浅,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。

  一位南京的文学爱好者就“对深圳的城市认同感”话题进行了提问。蔡东认为,深圳阅读月很有意义,它让大量优秀作品被传播,让人们在图书馆等场所席地而坐的阅读文化得以保留。

  关于南京深圳两座城市的文化共同点或差异问题,杨争光说,深圳是“打拼,打拼,打拼”,南京是“生活,生活,生活”,两座城市差异还是比较大的。南京历史悠久,文学底蕴深厚,是一个文学领域的“富人”,深圳是一个渴望被“书写”的城市。

  提到写作是否具备训练技巧,蔡东回答道,写作没有高深的理论,就是观察,积累,再把它文学化地表达出来。创作当然是有规律的,系统地去学习写作的理论也是必要的。

  阅读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滋养,全民阅读和书香城市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事业。南京和深圳两座城市在阅读方面展开合作和交流,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路径,将坚定市民的文化自信,提升市民的精神气质,开创一个文学和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的未来。

  (南京市全民阅读办供稿)

[ 责编:李宜蒙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