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让家长头疼的事情
教孩子写作文一定榜上有名
孩子明明看了不少书
作文却还是写不好
怎么才能让孩子“有效读书”、学会应用?
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网络文学
家长怎么说都不肯听
怎么办?
……
今天
阅读推广人邵攀将为我们解答
孩子成长过程中关于阅读的诸多困惑~
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
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
具体怎么培养呢?
邵攀提出了四个方法↓
01
引读
引导孩子读书有两个方面。第一个是让孩子能够看到家长经常在读书。家长要去示范,在孩子可见的范围内表现出爱读书。哪怕家长不爱读书,经常拿本书在孩子面前,让孩子对书里有什么产生好奇也可以。第二,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书店、图书馆,让孩子在书的氛围当中自选书籍。
02
陪读
在深圳有许多资源,像罗湖就有一些悠·图书馆,图书馆、书城也有一些专门的儿童读物。对于小一点的孩子,家长可以陪孩子选好书,然后找一个地方共读,或者把喜欢的书买回家。已经到了学龄的孩子,可以给他一个读书规划,甚至把看书作为一种奖励。
03
谈读书
这一步需要家长做出一些让步。大人要抽出时间去读一读孩子的图画书。书虽然很浅显,但当中不只有画面,还有知识、人文的部分。可以在平时将读过的片段作为话题,跟孩子进行交谈。
我知道现在家长工作都挺忙的,但是为了孩子还是要做出一些“牺牲”。你要牺牲一部分时间给孩子,去读一读孩子的书,这样才能够实现陪读和谈读书,和孩子真正地聊起来。可以和孩子聊他所喜欢的书籍、故事里的人物……这样可以了解孩子阅读的领域,也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。
邵攀在阅读活动中
04
换读
在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,每隔一段时间,家长还可以跟孩子用多种形式去增进阅读的乐趣。可以交换读物,哪怕是孩子读不懂,也可以让孩子去了解家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味。其实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当然,这也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,预留一些时间给孩子。
01
认可孩子对阅读的兴趣
首先是要认可孩子:他愿意阅读。当然这也要看他读什么书。有些网络文学的内容是积极健康、比较有文采的,这一类网络文学我觉得可以允许孩子阅读。而且我觉得,以往有较好阅读基础的话,他自己也会有选择。他自己也知道哪些是好的,哪些是不好的。所以家长一定要尽早引导。如果是另外一些血腥、打斗内容偏多的网络文学,就要让孩子知道对与不对。
02
引导孩子去好的阅读环境选书
像学校图书馆里的书籍是经过筛选的,会避免低俗的内容出现。让孩子在这里选书,可以让他保持阅读,又可以让他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。
03
把孩子当成朋友
低龄孩子是比较听话的,而且阅读环境在家长的保护下相对比较干净。但青春期的孩子发生这样的情况,首先不能放任自流,作为家长也要去翻一翻书的内容。
要跟他做朋友,跟孩子沟通的时候,要注意进行平等的交流。在谈论读书的过程中,可以先肯定这些书有优点,让他自己说说哪些内容是比较精彩的。
很多家长可能偏焦虑,运用的方式比较单一、粗暴,反倒会让孩子逆反。你越简单粗暴,他越是不听,越是杠。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自己初步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他需要被肯定、被尊重。我们不妨先尊重他、理解他,让他去表达。在他表达时,我们先略微放一放父母的身份,站在他朋友的角度,先理解后规劝。
很多小孩都说很爱读书,但就是不会写作文。其实很多是“假读书”。真正读书的话,不是说书看了多少本,而是真的“进入”书籍,去欣赏其中的精彩、吸收书的精华。
01
可以引导低龄孩子讲故事
孩子们小时候爱读儿童文学,主要是看故事,那么就要引导他讲故事。如果能让低龄的孩子把故事讲出来,父母用录音、视频,或者手写记下孩子讲的故事,久而久之,孩子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会强很多,也就慢慢学会去写。
02
注意保护中年级孩子的想象力
小学三年级左右的孩子开始正式写作了。这个时期,要激发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。孩子如果能有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,家长千万不要打压,要认可孩子的想象。
我们对于事物的想象越狭窄,我们写出来的东西越干瘪。反之,如果我们想象越丰富,写出来的内容也就越感人,能让人感同身受。
邵攀在阅读活动中
03
引导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仿写
到了五六年级,可以引导孩子去仿写一些写景、写人的句子。其实对于孩子来说,很多时候需要一个范本、模板。在这种范本和模板的引领之下,他知道怎么去写作。如果是这样读书的话,就能把一本书给读透了,能用起来。
绘本推荐
《桃花源的故事》
作者:[日] 松居直 / 蔡皋
出版社: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
推荐理由:这个故事来自于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。给这本书配图的是湖南长沙的绘本画家蔡皋。我很喜欢这本书,我觉得她的绘画太美了,画出了桃花源的那种美好理想的境界。它受到古版画的启发,是用中国画的风格绘制的,有留白与虚实的手法。并且,它传承了中国的文化,可以让经典的故事浸润孩子们的心灵。
图片来源 | 邵攀
编辑整理 | 深圳全民阅读
运营服务 | 晶报社
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